近日,上海杉达学院首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金海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南通理工学院等多所高校的优秀学子齐聚一堂,通过学术讲座、项目分享、实践操作及企业研学等丰富活动长红配资,近距离感受杉达的独特魅力。
这场夏令营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宴,更像一扇窗口,让人们得以窥见上海杉达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上的深厚积淀与鲜明特色。
上海杉达学院的学科与学位建设实力,是其吸引众多学子的核心底气。作为 1992年由上海交大、北大、清华部分教授发起创办的全日制民办大学,杉达在 2002年成为上海市第一所本科民办高校,2024年9月又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金融、电子信息、护理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办学层次的重要跨越。
目前,该校已形成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教育学这8个学科门类的完整体系,拥有43个本科专业、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6个专科专业,其中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彰显了学科布局的合理性与专业建设的高质量。
展开剩余69%此次夏令营的系列活动长红配资,恰是杉达学科实力与办学特色的鲜活注脚。开营仪式上,副校长蒋凤瑛强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后续活动中得到充分印证。
同济大学刘琴教授带来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案例》讲座,为营员打开了前沿科技的视野;学院导师分享的边缘智能系统研究、多模态智能体应用开发等项目成果,展现了学科方向与产业前沿的紧密对接;商汤科技的研学之行,更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从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这些活动环环相扣,既呼应了学校的学科布局,又凸显了“实践出真知”的育人理念。
这些丰富活动的背后,是杉达在科研与学术领域的深厚积淀。近年来,学校不仅获批国家社科、国家自然、上海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近三年校外科研项目立项更是达到480余项,科研经费逐年稳步增长,还斩获了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
而长三角研究院、服务机器人研发中心等平台的建立,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此次夏令营中,导师们分享的医工交叉融合等科研项目,正是杉达科研实力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典型成果,既展现了学术深度,又凸显了应用价值。
对于参与此次夏令营的学生而言,这场夏令营更是一场“及时雨”。学术讲座让学生跳出课本,站在行业前沿看清学科发展趋势;项目分享时,导师们拆解从选题到落地的全过程,让他们突然明白考研该往哪个方向发力;AIGC实践课上,亲手调参生成图像的成就感,比做十套模拟题更能坚定专业选择;商汤科技的研学中,企业工程师聊的岗位需求,让学生们提前了解行业生态,明晰了职业发展方向。
结营时不少同学说,原本还在犹豫考研方向,现在明确要报杉达电子信息硕士点;有人被AI医疗应用案例打动,当场向导师请教研究思路;还有人通过和外校同学交流,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的盲区。
这场夏令营不只是展示杉达的实力长红配资,更像为学子们量身定做的“成长导航”,让每个参与者都带着更清晰的目标、更扎实的底气走向下一步。
发布于:陕西省满盈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